当前位置: 首页»机构导航»党政管理»团委»团青心语» 正文

【团青心语】为何我们会找不到自己

发布时间:2025-04-16   责任编辑:校团委    点击量:[42]

“找不到自己“”的心理学解释



18岁到28岁这个阶段似乎是我们一生中最困难的阶段,

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经历过或正面临着类似的迷茫和焦虑:


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模糊,

怎么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。

总是被他人左右,

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。

一直按照父母、恋人、朋友、社会等的期待而活,

觉得自己并不快乐。

非常纠结自己目前的职业/专业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......

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“找不到自己”的感觉?

在心理学的解释里,我们称这个阶段为“成年初显期”。


        成年初显期(Emerging Adulthood),是介于18岁到28岁、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阶段,它描述的是一种“既不是青春期,也不是成年期”的心理状态。在发展心理学中,我们将成年初显期遇到的各种自我认知的迷茫与困惑称为危机,而将克服这种危机称作“自我认同”。

       心理学家Marcia根据“过去的危机”与“现在的承诺”两个维度将人们对于“自我认同”这个重大人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详细分成了四种不同的状态:过早自认、认同迷失、认同达成与认同延缓。


1、过早自认


        如果你持有这样类似的想法,那说明你达成了一定的认同,但这种认同感并非基于自身的探索和尝试,而是基于他人。虽然看似对于自己想追求的事情十分坚定,但这份坚定又是比较脆弱的。一旦可能面临失败或者他人(尤其是权威)的负面评价,可能很容易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。

2、认同迷失


       如果你持有这样的想法,那么可以说是“并不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”。你很容易就会抛弃自己曾经做过的决定,甚至会接受一些与过去的决定截然相反的机会。虽然有一些人可能会在面临升学或就业等人生转折的时候无法适应,但你也有可能是能够妥善地应对这些变化的。

3、认同延缓


       如果你有如上类似的想法,那么可能你正处在“延缓”状态中。你正在努力探索自我,寻找自我,但还没有得到答案的人。Marcia认为,延缓,可能是四种状态中最令人挣扎与煎熬的,不过,相比起前两种状态,延缓状态却也是最有可能在经历过探索之后,到达第四种状态的——自我认同达成。

4、认同达成


      形成自我认同的人,都是经历过探索给自己带来的危机的。他们都在穿越危机之后,最终获得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,对某些特定的人生目标、信仰、价值观做出了承诺——认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,并且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。在接下来面对人生的机遇与挑战时,你也更能够依据本心做出抉择。

组稿编辑|校团委宣传部  社团联合会—心理社

来源:长沙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
         初审|石慧敏、张贵

再审|黄湘园

终审|徐胜关

版权声明|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